发布人: 最后修改人:admin 更新时间:2021-05-08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季加孚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
第一,通过国家医保信息系统与平台,实现标准统一的医保信息化管理,建设区域信息共享机制,打破目前医疗信息局限于各家医疗机构的孤岛现状。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间一旦真正实现了影像和检验结果的互通互认,将显著简化患者就医流程,大幅提高医疗资源和医保基金的利用效率,避免巨额的基金浪费性支出。
第二,以支付方式改革中的DRG和DIP为例,根据不同医疗机构提供的健康产出确定医保基金的差异化支付标准。将医保基金差异化支付作为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充分体现医保基金对健康价值的战略性购买。
第三,医保可以通过区域乃至全国的医疗信息化对全民的健康水平、疾病负担、诊疗动向和医疗需求等大数据进行整合应用。以前瞻性数据战略性配置医疗资源,结合预后数据对国家药品、耗材目录和诊疗服务项目进行高效的动态调整,并对其医疗价值进行评价。
我相信,建立一个以患者为中心、安全有效、高度互用性的医疗信息系统将极大促进我国医疗保障事业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北京德施普康健康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简称德施普康研究院)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于2018年5月成立,由从事公共管理、卫生政策、医改政策、公立医院管理、信息管理、大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北京德施普康健康大数据
应用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