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布人: 最后修改人:admin 更新时间:2021-05-08

来源:县域卫生传媒




绩效改革应结合医疗卫生机构特点,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将绩效工资实行与公立医院发展和改革联系起来。实现这一点,驱动型绩效是有效途径。

   记者丨宋攀


“现在医改形势已经变了,如果还按照以往的绩效管理模式,只会穷途末路,不会有好结果!”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健康交叉学科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虎峰在“新春医改公益大讲堂”中,指出了当前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一针见血,引发管理者共鸣。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

王虎峰指出,根据医改周期规律理论,我国医改正从体制型医改向管理型医改过渡。向管理要效益,公立医院绩效改革亦成为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很多公立医院的绩效模式与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仍不相适应,这让公立医院管理者对绩效管理充满困惑。突出表现在六大方面。

问题一:国家明文规定,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医院业务收入直接挂钩。现实中,一些医院仍以“收支结余”作为绩效分配主要方式。有医院因此遭到当头棒喝,被审计、纪检部门要求整改。

问题二:有的医院想转变模式,却满心纠结:将业务收入转为工作量模式后,科室为了走量,“以次充好”,多收普通患者怎么办?科室及医务人员收入暂时得到提升,但从长期来看,医院发展肯定受到影响。

问题三:还有的医院,因为绩效调整没有及时跟上国家“提高技术劳务价值,降低检验、检查费用”的价改浪潮,出现苦乐不均。部分科室平时工作很努力,科室工作量也没减,却因为医院没有及时调整绩效,收入降低,奖金下滑,矛盾激化……

问题四:因绩效模式过时,医院发展缺乏管理抓手,只有与绩效收入有关的事情才好做,不挂钩的事情难以推动,职能科室难以调动科室和员工积极性。

问题五:国家对一些科室,例如儿科等有特殊政策,但是这些科室实际创收能力较差,无法与外部政策要求相匹配。医院想解决,但因为缺乏管理工具,不知从何下手。

问题六:有的医院认为绩效管理就是一个软件能够解决的问题,没有意识到绩效管理与医院发展战略、运营方式优化、医务人员行为转变等是直接相关的,将绩效管理交由一个职能科室牵头……

为这些难点问题支招,王虎峰表示,随着绩效国考的全面开展,以及国家一系列关于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文件的下发,医疗机构绩效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单位院墙里的一家事儿,而是改革的一部分。新形势下,医疗机构需要改变传统绩效考核观念,树立全新的绩效战略管理理念。

顺势而为,王虎峰认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应结合医疗卫生机构特点,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将绩效工资实行与公立医院发展和改革联系起来。落地方面,他指出,公立医院应掌握并实践“驱动型绩效理论”及相应管理工具。

与一般随动型绩效仅关注医疗服务供应(服务项目、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不同,驱动型绩效管理战略还关注医院改革、发展和管理(如,人才培养、组织变革、收入结构等),以及利益相关者(如,卫生、财政、医保等部门开展的绩效考核评价)。

该理论针对变革型组织发展阶段的改革目标(外生需求)和组织发展的内在目标(内生需求),最大化发挥组织整体主观能动性,驱动组织合力探索发展新模式。其绩效工具指标,不仅包括经济指标,还包括非经济指标。与随动型绩效激励“遵从、规范和挖掘潜力”不同,驱动型绩效激励“变革,刺激组织结构和流程发生变化”。

驱动型绩效管理战略要求,医院绩效改革调整,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第一,落实公立医院公益性,将收支结余模式转向工作量模式。通过对科室内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管理类等非收费项目进行价值核算,并结合历史绩效数据计算工作当量;第二,在工作量模式的基础上,还要加上难度系数,系数设定要结合医院定位、科室定位等,考虑难度、风险、结构调整等情况。比如说,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不能和基层医疗机构争抢普通病人。否则,病人虽然看了不少,但是看了不该看的病,实力业内不服。国家不鼓励,迟早要亏本;第三,模式转了,系数有了,绩效还要促使医疗行为发生转变,从原来的以治疗为主转向以健康为主。第四,医联体、医共体牵头单位,尤其注意要将外部评价与内部绩效管理打通。一方面是将主管部门的考核与临床科室相对应;另一方面,是将内部绩效管理和医联体绩效相对应。

实践中,公立医院驱动型绩效管理体系包含三层结构——医院绩效目标、科室绩效目标、个人绩效目标。医院绩效目标强调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摈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落后思想,且要服务本院发展改革目标,构建全院统一的绩效平台,促进上下游科室的合作与竞争。科室绩效目标强调服务医院整体目标;符合本科室特点,兼顾科室专长、未来发展目标等;调动人员积极性。个人绩效目标强调,服务科室整体目标,结合个人工作开展考核。

“如果把这三个层次做通了,不管是几百人,还是几千人,大家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医院很快就会发展起来,快速发展。”王虎峰总结指出,驱动型绩效适用于四大类医疗机构。即,处于外部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医疗机构(如,主管部门考核内容发生变化);自身发展战略需进行调整的医疗机构(如,有新的定位或者院区拓展);仍是以“收支结余”模式或单纯的工作量模式的医疗机构;欲打造重点或特色专科的医疗机构。


北京德施普康健康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简称德施普康研究院)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于2018年5月成立,由从事公共管理、卫生政策、医改政策、公立医院管理、信息管理、大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北京德施普康健康大数据

应用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