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布人: 最后修改人:admin 更新时间:2021-05-08

来源:县域卫生传媒



王虎峰教授专业解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报告首提七大事项,行业变化动向信息值得管理者重视。

——记者 田野

  

政府工作报告既是一份年度施政报告“成绩单”,又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大纲“计划书”。如何读懂、读透政府工作报告?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健康交叉学科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虎峰教授在“新春医改公益大讲堂”上表示,要从历史、全局、变化等角度,多维、动态、立体理解政府报告的行文布局,摆布位置和措词用语,深度挖掘蕴含的信息,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主动作为,提前作为,提升个人和单位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
人民大学公共健康交叉学科创新平台首席专家
王虎峰

王虎峰运用“看历史,识变化” 之法,解读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的七大事项。王虎峰指出,对照过去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首次提出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王虎峰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摆放在重要位置,意味着此项工作将成为各级政府主抓的工作。各级医疗机构管理者应将其提上重要日程,抓紧谋划实施。

 “‘创新’两个字怎么理解?很明显,当前及过去的协同机制是不行的,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不改不行,所以必须创新。”

第二项工作是“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为什么用‘建立’一词?因为过去没有。而限定词‘稳定’则说明,疫情防控中,国家看到了公卫投入仍有薄弱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影响非常大。王虎峰感慨,稳定投入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公共卫生事业的春天来了”!

第三项工作是“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新在“扩大”两个字上。“这是一个非常强的信号,对很多地方是利好。”他建议,有意争取试点的医疗机构平时工作要注重积累,并积极地创造条件。

第四项工作是“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王虎峰尤其提到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他表示,乡村医生队伍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不得不解决的程度。“加强”则意味着此前仍有些弱,今年将陆续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第五项工作是“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新在“规范发展”上。王虎峰解读表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初级阶段是鼓励、支持。发展中存在问题则意味着到了规范的阶段。互联网+医疗进入崭新阶段。

第六项工作是“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王虎峰解读表示,这对就医人员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对医保和医疗工作却是个难事和挑战,需要广大管理者发挥聪明才智,将其有智慧地落实好。

第七项工作是“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王虎峰在解读中表示,“更多”,意味着今年将有不少药品降价。

与首次出现相反,有些内容在政府报告中反复提到。比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医保异地结算等。“年年提,意味着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不能断线,不能松劲儿,继续要做。”王虎峰说。

王虎峰还指出,按照“看全局,识方向”“看布局,识关系”的方法,从政府工作报告全局中还能看出医疗卫生工作在政府整体工作全盘中的位置,以及要行进的方向。他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一般是1万~2万字,医疗部分200~400字。需要注意的是,医疗部分在民生领域的摆布位置不一样,说法也不同。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的民生体系逐步形成,一般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卫生。而从历年的政府报告中可以看出,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十九大之后,医疗在民生领域中的位置越来越靠前,这凸显出医疗卫生在民生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医疗卫生放在了第二位,第一位为教育)。

运用“看顺序,识优先”方法,王虎峰教授团队也专门研究了近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医疗卫生部分内容位置的变化。王虎峰发现,变化规律非常典型。比如,近两年,公卫在近两年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变化非常显著。而前些年位置靠前的医保和基本药物制度,顺序则有明显下移。王虎峰解读表示,这呼应了医改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的改革类型转变。其他值得注意的还有,“公立医院改革”在2015年及之前,没加“综合”两个字,而2015年之后,慢慢地加入了“综合”等。

“看内容,识要求”,王虎峰表示,政府报告中的要求也非常值得认真研究。2021年报告中的第一个要求是,优化预约诊疗等便民措施,努力让大病疑难病患者尽早得到治疗。其中,“让大病疑难病患者尽早得到治疗”的提法,让预约诊疗的工作目标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还有“把更多慢病、常见病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采购等,进一步明确降低患者医疗负担。”这两个要求放在一起,便是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针对性注解。

“看措辞,识程度”,王虎峰指出,“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建立健全”意思是说,此前没有的地方,要建立。此前有的地方要健全。“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重大工程”意味着投入大手笔,机会来了,做工作要向此靠近。

因为今年正好是“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交接年,“看全局,识方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从应对新冠疫情开始,按照“1+5”进行工作总结,“5+1”进行工作规划与安排。王虎峰强调,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体现了两个时代背景,一个是五年规划的切换。另一个是疫情防控常态下恢复经济社会生活。未来5年,医疗卫生体系的目标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一岁。


北京德施普康健康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简称德施普康研究院)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于2018年5月成立,由从事公共管理、卫生政策、医改政策、公立医院管理、信息管理、大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北京德施普康健康大数据

应用技术研究院